太極圖形與大連平面設計研究
此后,會在多年的大連平面設計經驗工作經驗和對平面設計研究,將依托此文,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來解釋太極在平面設計行業的應用以及帶給設計師的理念??!以期,他能讓設計師們能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與文化內涵在平面設計中去,再商業平面設計中創造新的價值!就先在次留個記號吧
為何會選擇太極來探討大連平面設計行業的設計理念,是因為,太極具備了很完美的圖案樣式和他精神的文化內涵!
太極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是天地人物之通理,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里面包含陰陽、剛柔、奇偶,無所不有。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里的兩面。而它們之間卻既互相對立斗爭又相互滋生依存的關系,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太極圖是東方文化和東方精神的象征圖形,也是美術史上圖形設計的經典之作,其理 念對東方人的審美具有深遠的影響作用,在東方文化系統中,太極圖是最基本、最簡潔、最成熟的圖形符號,是中國傳統象征圖形中最具代表性的語言,直到今天,它所蘊含的美學價值與藝術魅力對東方文化的審美觀、價值觀、世界觀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對我們解決當前的設計問題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太極初見于《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迸c八卦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兑住匪貋硎亲鳛楦F盡天地奧秘的哲理書,根本說來,是對天地開辟的概述。
太極生兩儀,便是由太極的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兩儀,即是天地。太極的概念經常與易學一起出現。道教的易學有自己的獨特體系,太極的概念是道教易學的宇宙論、宗教修養理論和法術理論的重要基本概念 。
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天地、日月、雷電、風雨、四時、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剛柔、動靜、顯斂,萬事萬物,莫不分陰陽。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經絡、骨肉、腹背,一身之內,莫不合陰陽之理。
太極生兩儀,始動之際,只有一明一暗兩種形色,明色為陽,暗色為陰,因此稱為陰陽兩儀,但這兩儀實為四象以至萬象的基本結構,萬象即由兩儀細分而成,所以萬象無不有陰陽兩儀。萬象之數雖然無窮,但基本之數則為陽奇陰偶。
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即宇宙在運動,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變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一動一靜,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于無窮, 自然界也是如此,陰陽寒暑,陰陽交合,則化生萬物,萬物按此規律生生不已,故變化無窮。
從太極圖可以得出結論,太極圖這個圓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無極, 太極是有限之天,無極是無限之天; 太極是有,無極是無; 圖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 黑白兩方的的界限就是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 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道生一,就是無極生太極; 一生二就是太極生兩儀; 二生三,就是陰陽交感化合; 三生萬物,就是太極含三為一,因萬物由陰陽而化生,故萬物各具一太極,也就是說,太極不僅包含了陰陽兩個方面,還包含了劃分陰陽的界線和標準在內,若分而言之,每卦有三爻,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這也是含三為一之象, 又天有陰陽,地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之陰陽加上劃界標準,構成了含三為一的太極之象; 地之陰陽加劃界中點構成含三為一的太極之象; 人部陰陽,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劃界標準,所以萬物也各有一太極,也都是按照含三為一的規律而存在的,宇宙有無限大,所以稱為太極,在這一圖中,一條曲線將它分為兩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陽,黑者像陰,白中又有一個黑點,黑中又有一個白點,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分開的兩半,酷似兩條魚,所以俗稱陰陽魚。它說明了世界由陰陽二氣、二元對立相互聯結的統一體。這一圖,過其圓心作任何一條直線將之分成兩半,任何一半中都包含陰陽兩個因素,絕不存在孤立的沒有內在矛盾的成份。
1 太極圖形的美學特征1.1 形式美,對稱飽滿在美學法則中,對稱是重要的形式美法則,太極圖是遵循對稱法則的典型代表。它由黑白兩條魚形紋組成圓形圖案,以圓心為中心點旋轉對稱,圖形簡潔,構圖巧妙,兩條“魚”逆向回旋于一個圓形之中,兩個“魚眼”示黑白相間,相交的“S”曲線顯示出不息的運動感和韻律美,如圖1所示。這種S形構圖被承襲為圖形中最重要的骨架形式,被西方著名學者貢布里希譽為“一幅完美無缺的圖案”。[1] “S”線也可靈活運用,如“S”線重復、交叉排列,“S”線變為折線或半圓弧展開排列等形式骨架,為圖形的創作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正是這種無窮變化,才啟發了后人,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造,產生奇思妙想,創造了無數新穎的形象。
太極圖形以最對稱圖形----圓形為基本形,雙魚構成進制階數為二的轉動。其整體構成圖像形式是建立在對“圓”這一平面空間進行理性分割基礎之上的。圖形、色彩統一于一個大圓外,并反復于二階數如兩魚、兩眼、兩色之間,通過圓心畫任一條直線所得皆為黑白兩份。[2]陰陽魚形設計既充分自在又充分和諧;魚頭魚尾擴張避讓之間,有攻守進退此消彼長之意。陰陽魚是太極之魚,更是自在之魚,它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征候,成為連接中華民族有機世界觀的思想模型。
1.2 和諧美,形神交融太極圖形蘊含著“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思想,從太極圖形的構成形式上看,陰陽互補圖形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圓”。圓的美感特征是舉世公認的,它表達了一種表面靜止、安詳,實際卻永遠運動的狀態,正是在這樣一種互為補充的、永恒的運動狀態中,它劃出了最美的軌跡。太極圖繼承了這樣一種最美的構形方式,又與中國傳統哲學觀、宇宙觀、人本觀相通,形成了突破和創造,“回互”線在面的分割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穿插出陰的一邊有陽,陽的一邊有陰的格式。中國古人自古就有“天圓地方”之說,天與地、生與死、陰與陽這些抽象的矛盾兩面通過太極圖形“圓”內的“點”、“線”、“面”這種極簡的具象符號表達得淋漓盡致。
太極圖形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美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追求和諧美的最高原則。其中所體現的整合思想對現代設計和社會的發展,尤其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吸收與繼承傳統美學思想的優秀成果,決不單單是種種因素的簡單疊加、重復堆砌,而是用“創新、和諧”這條主線將之有機融合,使其統一協調于一個整體中,使此整體體現出更高的社會、經濟、人文價值。 透過傳統造型藝術的歷史延伸脈絡,我們可以看出,造型藝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新的技術與意識觀念的沖擊下而不斷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內涵與精神則是民族歷史長期積淀的結果,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靈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國的傳統造型藝術在現代設計當中得以延伸發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們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
2. 太極圖形的設計應用中國傳統太極圖形造型簡約概括,形式生動靈活,是蘊含豐富思想內涵的傳統藝術符號。其豐富的思想構成了傳統太極圖形作為藝術符號的核心內涵,也是其藝術性的本質體現,這種豐富的思想內化,表現為隱喻的和諧寓意。二十一世紀是符號隱喻的世紀,設計界也經歷了探索傳統元素、發現傳統元素、挖掘傳統元素、應用傳統元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優秀的設計,對傳統文化與傳統元素進行了很好的傳承。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張冠李戴”、“牛頭對馬嘴”的文化垃圾。有的將傳統的“符號”進行簡單的現代組合,缺乏內在文化寓意的傳承;有的斷章取義的把部分元素進行沒有根據的嫁接;還有的將不同傳統符合無序的組合在一起,以求獲得視覺上的創新等。就太極圖形而言,濫用濫套的現象也有很多,如一些餐桌上擺放的太極宴,太極餐等,思想單一,缺乏對傳統太極圖形的認識,以至于隨便擺放一個太極圖形符號,即稱之為傳統文化符號的繼承。
在物質極大豐富,市場經濟繁榮,設計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傳統圖形以其獨特的民族風采和現實功能重新進入了日常生活之中,越來越彰顯出其生命力。并在很多設計中,看到其形神統一,品味高雅的經典之作。因此,在太極圖形現代的設計應用研究中不僅要取其形,取其意,更要在當代的設計中取其神,把它和當代的平面、產品、環境設計結合在一起,融和濃郁的地域特征與文化特征,富有創造性地繼承傳統太極圖形的文化特質,以形成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現其風采。
太極圖形是古代傳統的圖形觀念中最重要的母題,以明確、秩序和簡潔的構圖建立起精確嚴格且自足完善造型語言。在看似感性的線條背后,蘊含著至真、至善、至美或純真、純善、純美的理性。其簡約概括、生動醒目的造型及二元統一的結構、自然樸實的形象,體現了極富形式表象的視覺感染力。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在當前的平面、產品、環藝設計中,太極圖形也成為人們爭相借用的文化符號。如何取傳統太極圖形之“形”,結合現代設計的特點,并與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相協調,把傳統造型的造型方法與表現形式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來,設計出既有時代特色又體現民族個性的作品來,是在其設計應用研究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意的延伸與拓展太極圖形作為普通大眾所熟知的視覺符號,不僅具有構形圓滿、吉祥的認知性,而且具有豐富的情感性與象征性。其強調的是主客統一的“整體意識”,認為萬事萬物都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都遵循同一個本質規律。受此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的藝術家始終致力于“以整體為美”的創作,將天、地、人、藝術、道德看作一個生氣勃勃的有機整體,努力的體現自然的法則。與西方審美趣味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從柏拉圖開始,一直是講主客二分的,于是在西方美學中突出的特點是“以個體為美”,強調形象性、生動性、新穎性。
太極圖形所展現的“天人合一”的整體世界觀與“物我同一”的生態審美觀,引導著中國的造型藝術表現形式不重“寫實”重“傳神”,不重“再現”,重“表現”,注重表現整體造型的氣勢,而不是對客觀對象事無巨細的全盤描繪。太極圖形的主觀意象是傳統社會大眾的風俗習慣、生活時尚、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的反映,也是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內涵的折射,更是傳統社會特定的歷史、文化、風俗符號化的結果,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這種約定俗成的藝術符號是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抽象和概括,也是中國傳統世界觀的有機組成部分。民族圖形符號是現代設計的源泉,分析研究傳統思想和傳統文化符號寓意,對豐富現代設計的造型語言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在現代設計中可從太極圖形的主觀意象中“延其意”,豐富現代設計的情感和文化內涵,以促進現代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形”和“意”的沿用,可以說是對傳統造型的一種淺層次的發展和提升,而一種新的民族形式的創造,是需要我們擺脫美學傳統的物化表相,進入深層的精神領域去探尋的。我們只有在深入領悟傳統的藝術精神、充分認識各種設計思潮的基礎上,兼收并蓄,融會貫通,尋找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時代的民族符號,才能找到真正屬于我們本民族的同時又能夠為國際社會所認同的現代設計。
隨著生活和諧化的趨勢發展以及虛幻與現實界線的逐漸消解,人們生活觀念也會隨之轉變。在產品極大豐富的時代,消費者有時需要擁有的并非實在的物質實體,而是物質實體所包含的象征意義和精神內涵。因此,讓消費者擁有一種符號表征,擁有一種情感體驗,并將其融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將成為我們服務設計的方向。
神的傳承與融合設計文化與一個社會、一種時代的政治、經濟、科技、藝術、審美風尚等息息相關,并通過不同歷史時代的造物文化體現出來。好的設計應該是時尚的先鋒,品味的象征,文化的使者。在外觀上要求針對不同消費群的產品要有其獨特的特點,在單個產品設計上要簡潔美觀,在系列產品設計中要在變化中求連續。太極圖形包含著大、圓、陰陽互補的內在精神,它在深層的文化心理層次上折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本源,即外化在太極思想中的美善相兼、天人合一、以和為美、生生不息的造物理念。對于傳統太極圖像“形”和“意”的沿用,可以說是一種淺層次的發掘和提升,而只有真正地領會其文化心理的精神實質并運用到現代的設計中,才是“傳其神”。